消除烂尾楼让经济轻装上阵
化解烂尾楼、保交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健康和社会有序运行。新的一年,各地党委、政府仍需加大力度,进一步消灭烂尾楼。昆明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也是一个因烂尾楼而闻名的城市,可喜的是,最近一些长达10年乃至10年以上的烂尾楼在各方大力协同工作后实现了交付。1月24日,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4年云南省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王予波强调要加大保交楼工作力度,妥善解决涉及民生的存量烂尾楼问题、严防新增。在一个多月前,住建部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今年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自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的工作任务后,住建部、财政部、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通过政策安排,及时推动了政策性银行发放专项借款,并鼓励商业银行配套支持贷款跟进,有力支持了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在全国列入“保交楼”项目涉及的350万套住房中,已实现交付超268万套,总体交付率超76%,这对化解房地产领域的矛盾纠纷、提振房地产消费起到了巨大的积极效果。一开年政策再次精准出台,1月12日,住建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核心是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这是前所未见的措施,更加有助于将庞大的企业债务化解为可控的小额,更加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对优质项目的误伤。政策落实的力度再次加大,1月26日,住建部在北京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本月底前,第一批项目白名单就可能落地并争取贷款。目前,市场主流观点认为房地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就是信心不足问题,确实有道理。但是无论什么问题,总归是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无论从政治任务完成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各地都应该把多一点的精力放在解决烂尾楼以及房地产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上,因为对于投资者和营商环境来说,一个地方烂尾楼问题多,市场就会出现信任危机,营商环境就会受到牵连而打折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更好地让经济发展轻装上阵。从这一点来说,借助这次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机会窗口,各地应对烂尾楼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分类施策、有效处理。对于挪用预售资金造成的烂尾楼项目,可敦促开发企业筹措资金,恢复项目建设;对于资金链断裂的项目,通过增加投资、调整规划等方式,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开发企业,依法进行处罚,直至清退出市场;对于涉及金融和诉讼风险的烂尾楼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法院进行处理。一个地区,房地产市场如果长期存在“烂尾楼”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法治缺失、监管缺位以及区域政府不善于作为。因此,一边解决烂尾楼问题,一边还要深挖烂尾楼背后的问题线索,调查土地规划许可、预售许可等工作环节和违规审批、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等重点环节,严查在烂尾楼清理整治中敷衍应付、虚假整改、失职失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有序推进烂尾楼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切实把中央部门的新政策落到实处,促进政策红利尽早尽快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和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